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残联政务公开

关于印发《河北省发展手工制作促进贫困残疾妇女就业脱贫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

来源:省残联教就部 时间:2017-08-22 09:36

 

 

河北省发展手工制作促进

贫困残疾妇女就业脱贫行动方案

2017-2020年)

 

   贫困残疾妇女是生活最困难、就业率最低的弱势群体,也是各级残联、扶贫办、妇联组织关爱帮扶的重点对象。帮助贫困残疾妇女脱贫致富事关整体扶贫攻坚进程,事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事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几年,手工制作业以其投资少、就业方式灵活、增收见效快等行业优势,在吸纳城乡贫困残疾妇女就地就近灵活就业、脱贫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手工制作促进贫困残疾妇女就业脱贫,是传承民族传统手工文化、增进妇女福祉、提高家庭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河北省残联、省扶贫办、省妇联为发挥手工制作业在吸纳贫困残疾妇女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制定了《河北省发展手工制作促进残疾妇女就业脱贫行动方案(2017—2020年)》,帮助贫困残疾妇女群体在手工制作领域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创业。

  一、目标任务

  2017-2020年,通过实施开发就业创业岗位、开展手工制作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等措施,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女性为重点,促进贫困残疾妇女就业脱贫,为贫困残疾妇女提供手工制作免费技能培训5700人次,帮助3550名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贫困残疾妇女从事手工制作业,实现脱贫致富。

  二、主要措施

(一)聚焦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开展技能培训。

发展家庭手工业将成为构建地区特色经济的必要措施目前河北省家庭手工业项目总数近500种,遍布全省,类型多样,各具特色。比较突出的有石家庄的皮画、皮具,承德的剪纸、刺绣、秸秆画制作,廊坊的手工艺雕刻,保定的手工业刺绣,衡水的内画,邢台的自行车零配件生产、童车组装等。要综合考虑河北省既是经济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各地经济文化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不尽相同等实际,积极谋划发展一区一业、一村一品,宜绣则绣,宜剪则剪,宜编则编。兼顾不同文化层次手工产业的发展,既要对典型性、代表性优秀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挖掘和保护,又要对艺术性、实用性俱佳,有潜力、有市场的手工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同时还要对适合残疾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特色小手工项目加大研发力度,使家庭手工业成为名符其实的特色经济产业、优秀文化地标和重要就业载体。

各地残联、扶贫办和妇联等要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综合运用各类激励政策和措施,以提高贫困残疾妇女基本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为重点,共同制定残疾妇女手工技能培训规划。各级残联及劳动服务机构要免费为有意向从事家庭手工业的残疾人妇女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搭建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特教院校、妇女手工产品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托养机构为载体的妇女手工技能培训网络,建立手工业产品生产、加工技能培训体系,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开展定向性、订单式等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辅导,把手工业产品生产、加工的基本技术传授给残疾妇女及其家庭成员,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基本素质。设区市残联牵头,妇联、扶贫办配合,每年打造一个残疾妇女从事的家庭手工业品牌;定州、辛集市残联牵头,妇联、扶贫办配合,三年内打造一个残疾妇女从事的家庭手工业品牌;每个县(市、区)每年确定一个重点扶持的残疾妇女从事的家庭手工业项目。

(二)聚合多方优势资源,助力残疾妇女就业创业。

各级残联、扶贫办和妇联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等部门,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种政策支持。要利用扶贫资金、残疾人保障金,扶持一批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带头人开展生产、销售活动。要根据残疾妇女需求使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开展技术培训,贫困残疾妇女家庭发展手工业提供资金补贴或设施设备。鼓励社会团体或个人为残疾妇女发展手工业生产捐捐物,尤其是适合家庭使用的加工设备等生产资料。

指导帮助残疾人妇女按照《河北省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银石发〔2017〕69)文件的相关要求,按照借款人依规定申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规定审核借款人资格、担保机构按职责尽职调查、经办金融机构审核放贷、财政部门按规定贴息的流程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各经办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1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各经办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具体贴息比例参照各地标准执行。

各地要充分发挥专门协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举办各类残疾人家庭手工业产品展销和技能展示活动,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展示家庭手工业的精美作品和残疾人的高超技能。通过宣传残疾人的手工业产品和残疾人的自强自立的精神,发动更多的社会企业家、爱心人士参与到助残扶残的行列中来,带动更多的残疾妇女实现创业就业。

依托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各类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商会、合作组织及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协会及孵化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为残疾妇女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市场拓展、跟踪扶持等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

(三)聚力人才资源开发,引领残疾妇女就业创业。

各地要积极推动手工制作进农村、进社区,树立先进典型辐射带动更多残疾妇女参与手工制作业,使其作为残疾妇女就业的重要门路。要主动与相关企业联系,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形成集培训、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残疾妇女手工业产业链。

要利用已有龙头企业,接纳残疾妇女就业。企业提供手工技能培训、原材料供应、生产指导及产品回收、销售等服务各级残联、扶贫办可根据企业安置、带动残疾妇女的规模、效果等,在设备、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要促进残疾妇女创业,培树一批由妇女带头领办的中小型企业。选择、培养一批长期从事各类手工产品生产或营销,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效益,在残疾人群众中影响力强、有威望,热心为残疾人服务的残疾妇女作为发展残疾人家庭手工业的带头人,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创业精神和巾帼创业先进事迹引领更多的残疾妇女自主创业。要鼓励致富带头人或女能人与贫困残疾妇女结对帮扶,发展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合作社。鼓励领办和创办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实物入股、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吸收残疾妇女参与要与残疾妇女签订委托加工合同和产品购销合同,把适于残疾妇女居家加工的产品、工序委托残疾妇女进行家庭制作将残疾妇女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家庭手工业。

(四)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和交流展示活动,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鼓励和动员残疾妇女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在参赛中提高技能,展示形象,提升社会对残疾妇女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关注度。省残联在举办省级职业技能竞赛时,要广泛设置面向残疾妇女群体,具有区域特点、民族特色、通用性广、从业岗位多的手工制作类项目,以赛促训,有效拓展残疾妇女从业领域。要通过竞赛和相关活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为获奖残疾妇女授予技术能手、巾帼建功标兵、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等称号,充分激励广大贫困残疾妇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引领带动更多贫困残疾妇女步入手工制作业就业创业。各地残联要鼓励并协调安排贫困残疾妇女参加妇联组织的各类妇女手工艺交流展示活动,充分扩大影响面,增加认同感,提升凝聚力。要整合区域资源,以面向妇女群体的各类合作社和常态化开展的手工艺活动为平台,建立覆盖体制内外的组织架构,切实做到残联与妇联组织资源共用、成果共享。

(五)依托互联网平台,拉动贫困残疾妇女就业创业。

各地要积极探索、广泛调查,根据市场需求特别是当地旅游市场的需求增加新品种、增添新花色、增设新工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快、新、广、众的特点,积极引导帮助广大贫困残疾妇女接触熟悉互联网,指导其通过网上学习、网上宣传、网上开店来推销自制的手工产品。

  三、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各市残联、扶贫办和妇联要充分认识帮助残疾妇女摆脱贫困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中,找准工作定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以增加贫困残疾妇女家庭收入、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帮助残疾妇女早日摆脱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做到有目标任务、有方法路径,把帮助贫困残疾妇女脱贫致富的各项工作抓细抓准抓实,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办法,有序推进工作开展。

(二)开展摸底调查。各市残联、扶贫办和妇联要联合对本地区贫困残疾妇女在手工制作领域的就业情况开展调查,要以全省62个贫困县、7366个贫困村为重点,了解掌握就业现状、存在困难和发展需求,优先配置人、财、物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任务、扶持措施,加强工作联系,明确职责分工,合力推进落实。今年11月底前各市残联负责汇总摸底调查情况形成专项调查报告,报送至省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并抄送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和省妇联妇女发展部。

(三)加强工作领导。各市残联、扶贫办和妇联要将发展手工制作促进贫困残疾妇女就业脱贫行动作为维护残疾妇女劳动权益、推进同步小康进程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要将发展手工制作促进残疾妇女就业脱贫行动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指导、统一考核。各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与妇联妇女发展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四)密切沟通协作。各市残联要与本地妇联和妇女手工制品协会(商会)加强沟通联系,妥善利用妇女手工制品协会(商会)人才、技术等优势,密切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推动贫困残疾妇女在手工制作领域顺利就业脱贫。各地残联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贫困残疾妇女手工制作培训、就业创业的年度任务目标和总体任务目标,加强工作主动性,与妇联和妇女手工制品协会(商会)建立定期沟通、协商、通报工作机制。各地残联、扶贫办和妇联要密切配合,加强信息和资源共享,及时了解总结本系统内帮助贫困残疾妇女发展手工制作实现就业创业的有关情况,并实现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各市扶贫办务于每年10月31日前将本系统内帮扶贫困残疾妇女名单(列表形式统计汇总每位残疾人基本信息)、典型经验举措、存在突出问题等内容形成书面情况抄送市残联。各市残联将本市扶贫办和残联的情况进行梳理汇总,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本市年度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完成名单(列表形式统计汇总每位残疾人基本信息)、典型经验举措、存在突出问题等内容形成书面总结报告,报送至省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并抄送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和省妇联妇女发展部。

(五)搞好宣传发动。各市残联、扶贫办和妇联要向残疾妇女群众广泛宣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精神,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各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举措和任务要求,使广大残疾妇女正确理解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教育引导贫困残疾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残疾妇女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宣传妇女依靠自力更生、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用鲜活事例带动更多贫困残疾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改变贫困面貌。

    (六)保障资金投入。各市残联、扶贫办和妇联等要多渠道筹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保障贫困残疾妇女技能培训,帮助残疾妇女实现就业创业。

   四、联系方式

  河北省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   

电话:0311-85200067

传真:0311-85206056

电子邮箱:HBCJRJY@163.com

 

河北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

电话:0311- 87807023

传真:0311- 87807023

    电子邮箱:fpbshehuic@163.com   

    

    河北省妇联妇女发展部

电话:0311-87803836    

传真:0311-87902853

电子邮箱: hbsflfzb@163.com  

 

附件:1.各市目标任务数

      2.贫困残疾妇女手工制作脱贫统计表

相关链接